网站的关键词密度多少合适?还有作用吗?
关键词密度(Keyword Density)是衡量页面质量的一个老旧规则,如今的搜索引擎规则已经趋于完善,不再依赖关键词密度此类僵硬的指标来分析页面质量。尤其是技术革新较大的谷歌(Google),可能已经完全抛弃此规则。
个人搜罗了很多与关键词密度相关的信息,3%-10%之间是一个大众标准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站长都把关键词密度作为搜索引擎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,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依赖此指标进行SEO优化工作。个人的一些看法如下:
百度也许并未放弃关键词密度算法
以我对百度的了解,百度或许并未完全放弃关键词密度,为什么这么说?首先百度的算法比较滞后,跟不上谷歌的步伐。其次百度对于SEO并不重视,只是喊喊口号而已,至于SEO算法是否合理,并不是他们的重要工作。
百度的存在旨在维护自身利益,疯狂推荐自己产品,殊不知正是这种短浅的目光让百度自掘坟墓,市场份额一跌再跌。百度管理层稍微有点智商应该能想明白一个道理,搜索引擎的基石是千千万万的内容创作者,当百度把创作者卸磨杀驴的时候,百度离倒闭也就不远了。
回到关键词密度这个话题,基于百度落后的算法和消极的态度,还是应该稍微重视一下关键词密度的布局策略,毕竟国内SEO指望的还是百度。
传统SEO算法为什么重视关键词密度
很早前的搜索引擎算法比较落后,找不到更合理的策略判定内容的优劣,只能选择一个折中方案,把关键词密度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。即:页面内容中包含页面标题中的核心词(证明页面内容和标题相关),且出现频率达到了搜索引擎的设定范围,搜索引擎就赋予此页面一定权重。
搜索引擎为什么放弃了关键词密度规则
以关键词密度为基准判定一篇文章的优劣是不太严谨的一种策略,纵使这个规则只对文章排名产生1%的影响。而且很多人利用此规则进行SEO作弊,这种不耻行为也加速了搜索引擎淘汰此机制的步伐。
SEOER和搜索引擎之间应该互相成就,而不是作弊与反作弊的关系。